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记者 樊三彩 报道 截至2023年4月底,A股47家上市钢企2022年年度报告(文中所提企业均为上市钢企A股简称)已全部发布。从年报来看,在“需求减弱、价格下跌、成本上升、利润下滑”的运行态势下,钢铁行业度过了充满挑战的2022年。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会员钢铁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5875亿元,同比下降6.35%;实现利润总额982亿元,同比下降72.27%。从年报来看,虽然行业经营业绩普遍下降,但整体保持了平稳运行态势,其中不乏一些逆势增长、亮点突出的企业。 2022年上市钢企普遍面临挑战 经《中国冶金报》记者统计梳理,2022年,从经营业绩变化的幅度来看,有14家企业实现营收正增长,占比约30%;33家企业实现负增长,占比约7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正增长企业有9家,占比约19%;负增长企业有38家,占比约81%。可以看出,2022年营收及净利润正增长企业占比远低于负增长企业,上市钢企经营业绩同比普遍下滑。 其中,净利润排名居前的上市钢企依次为:宝钢股份121.87亿元,同比下降48.4%;中信特钢71.05亿元,同比下降8.64%;华菱钢铁63.79亿元,同比下降34.10%;永兴材料63.20亿元,同比增长612.42%;鄂尔多斯(即内蒙古鄂尔多斯资源股份有限公司)47.32亿元,同比下降22.3%。可见,大部分优质企业生产经营也遭遇较大挑战。不过,在2022年严峻的市场环境下取得这样的成绩,也展现出了钢铁企业“不躺平”的发展姿态。 从各上市钢企归母净利润的变化幅度来看,在实现正增长的企业中,增长幅度居前者为永兴材料(612.42%)、常宝股份(246.8%)、东方铁塔(104.12%)、久立特材(62.2%)、金岭矿业(58.73%);变化幅度最小者为钒钛股份,增幅仅为1.24%,呈现出了较强稳定性。在实现负增长的企业中,下降幅度超过72.27%(钢协会员钢企整体下降幅度)的企业有16家,占比34%。其中,有10家上市钢企(凌钢股份、包钢股份、重庆钢铁、柳钢股份、马钢股份、八一钢铁、安阳钢铁、本钢板材、中南股份、酒钢宏兴)亏损幅度超100%,同比均由盈转亏;下降幅度最小的两家企业为西宁特钢(-0.30%)、中信特钢(-8.64%)。 在此形势下,不少钢企陷入亏损。据统计,有11家上市钢企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负,分别是凌钢股份、西宁特钢、包钢股份、重庆钢铁、柳钢股份、马钢股份、八一钢铁、安阳钢铁、本钢板材、中南股份、酒钢宏兴。其中,安阳钢铁、酒钢宏兴、柳钢股份亏损额居前,达20亿元以上;中南股份、八一钢铁、本钢板材、西宁特钢、重庆钢铁亏损额在10亿元以上。西宁特钢由于触及上交所“最近连续3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且最近一个会计年度财务会计报告的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形,股票简称已自5月5日起正式变更为“∗ST西钢”。 跑赢行业大盘的企业靠什么? 面对行业经营利润普遍下滑的困境,有些钢企有效抵御了市场波动,实现稳健经营,部分钢企甚至逆势大幅增长,高质量发展的属性得到极大凸显。 据《中国冶金报》记者梳理分析,中信特钢、钒钛股份两家企业呈现相对稳定运行态势。中信特钢营收微幅下降0.25%至983.45亿元,净利润小幅下降8.64%至71.05亿元;钒钛股份营收增长8.25%至150.88亿元,净利润微幅增长1.24%至13.44亿元,均体现了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根据年报,中信特钢的“弱周期属性”主要源于公司迅速转变思路,主动出击应对市场变化。一是在国内市场需求疲软的情况下,紧抓海外能源危机和供应链调整的机遇期,精准营销。2022年,中信特钢外贸销量突破150万吨,同比大幅增长20.83%,吨钢毛利创历史新高。二是积极克服第一品牌轴承钢和第二品牌汽车用钢市场需求下滑的不利影响,抢抓风电行业高速发展契机,加强第三品牌能源用钢的市场开发。2022年,中信特钢能源用钢销量突破400万吨,同比增长36.8%;70 余个重点开发的“小巨人”项目全年总销量突破500万吨。三是加大科研创新投入、强化突破。2022年,中信特钢研发支出38.5亿元,同比增长10.4%;在营收中的占比达3.92%,同比增加0.38个百分点。2022 年,其还获得授权专利354项、发明专利107项,并获得6项国际发明专利授权;全年开发新产品252万吨。 “钒钛股份的业绩主要来源是通过将所生产产品出售来获取效益;业绩驱动要素是生产规模扩大、销售价格提升与生产成本控制,同时通过整合采购、销售渠道,建立稳定的供销客户关系。”钒钛股份在其2022年年报中表示。2022年,钒电池储能需求为钒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加之近年来,国家层面、四川省和攀枝花市层面鼓励支持钛产业发展的政策相继出台,为钒、钛产业的发展和产品应用打开了巨大的空间。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和新的市场机遇,钒钛股份基于原料优势、技术优势、研发优势等,采用“资源依托+工厂生产+产品直销(代理)”方式,做大效益产品产销规模,做优产品销售价格,体系化推进降本增效,较好地完成了2022年各项工作。 在实现净利润逆势增长的9家钢企中,永兴材料(63.20亿元、同比增长612.42%)、常宝股份(4.71亿元、同比增长246.8%)、东方铁塔(8.25亿元、同比增长104.12%)表现尤为突出,净利润增长幅度超100%。紧随其后的是久立特材(12.88亿元、同比增长62.2%)、金岭矿业(2.03亿元、同比增长58.73%)。 对比分析这几家企业的产品和盈利模式,可发现一些共性特征。 一是均属于专注细分领域的“专精特新”企业。如常宝股份深耕专注于中小口径的特种专用管材细分领域,目前具备100万吨中小口径特种专用管生产能力,在细分行业中的规模及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久立特材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工业用不锈钢管制造企业,目前具备年产15万吨工业用不锈钢管的生产能力,公司市场占有率多年居国内同行业第一位,工业用不锈钢管行业龙头地位和规模优势明显。东方铁塔的主营产品电厂钢结构、广播电视塔用钢均居所在细分市场龙头地位。 二是产品所服务的行业处于高景气周期。“锂电新能源+特钢新材料”为永兴材料的双主业。作为锂离子电池材料的原材料,其生产的电池级碳酸锂最终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3C等领域;生产的不锈钢棒线材及特殊合金材料产品,经下游加工后广泛应用于油气开采及炼化、人工智能、新能源及其他高端机械装备制造等领域。东方铁塔主营业务涉及的钢结构行业和钾肥行业,近两年也进入高景气周期。 三是应对市场变化快速积极。永兴材料以不锈废钢为原料,采用短流程工艺生产不锈钢及特殊合金棒线材产品,具有生产周期短、存货周转速度快、对市场价格变化反应迅速等明显优势。常宝股份钢管产品分为标准规格产品和特殊定制产品,生产模式为“以销定产”,销售模式为“以直销为主”,可敏锐感知市场变化。 四是持续积累,打造竞争优势。2022年,常宝股份PQF(特种专用管材)生产线实现高效达产,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同时常宝钢管技术研发中心功能得以充分发挥,为新产品研发、工艺技术改善、现有产品优化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东方铁塔产品主要应用于电力、广播电视、石化等行业的大型工程,这些工程对供应商要求严格。东方铁塔凭借优秀的市场业绩和为重点工程提供产品的经历,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了有利的地位。与此同时,在境外找钾的国内企业中,东方铁塔旗下老挝开元于 2014 年率先实现反哺国内,先后向中国大陆出口了百万吨氯化钾,成为响应国家钾肥战略的先行者。目前,老挝开元在老挝甘蒙省拥有 141 平方公里采矿权,矿区保有氯化钾资源储量约4 亿吨,矿藏储量十分丰富,且易于开采。 此外,2022年实现盈利的上市钢企基本采取了坚持创新驱动战略、从需求出发调整产品结构、坚持推进精细化管理、强化成本削减、推进“5G+智慧工厂”建设等共性措施,大大增强了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 2023年如何顺应趋势、乘势而为? 2023年,随着国家稳增长措施持续发力,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内需有望逐步复苏。不过,多数钢企认为,钢铁行业大概率将保持供强需弱格局,面临产品同质化竞争加剧、产品结构调整方向趋同等难题,经营压力较大。对于一些面向细分市场的企业而言,或面临较大机会。 各上市钢企在2022年年报中对2023年的发展规划进行了部署。以钢铁为主业的上市钢企,对行业面临的挑战和风险普遍有着较为清醒的认识,强化推动高质量发展。鞍钢股份提出,将紧密围绕鞍钢集团新时代“新鞍钢”战略目标和打造“双核+第三极”产业新格局战略部署,努力把公司打造成具有优秀企业公民价值观的上市公司、最具行业竞争力的“钢铁旗舰”。在经营方针上,鞍钢股份将推进战略落地,增强高质量发展定力,包括推动钢铁基地升级,围绕调品提质、节能环保、绿色生产、智能制造等领域加快装备升级和工艺换代;推动产线产品产业升级,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和战略支撑点等。首钢股份提出,将强化市场意识,稳固龙头企业合作,持续开发终端用户市场,向中高端用户群全覆盖延伸和拓展;以满足用户需求为基础,进一步提高差异化服务能力;充分发挥首钢产线多、品种丰富的优势,提高结构调整对经营效益的贡献度,提高内外部协同、内部协同提效和增收创效能力等。其规划2023年生产钢材2073 万吨,同比降低 6.5%;但电工钢产量要同比增长5.1%至156万吨。面对同业竞争风险,首钢股份明确,“根据首钢钢铁业发展规划,首钢股份将作为首钢集团在中国境内的钢铁及上游铁矿资源产业发展、整合的唯一平台,最终实现首钢集团在中国境内的钢铁、上游铁矿资源业务整体上市”。河钢股份2023年的工作思路是:立足退城搬迁完成后的新形势,以释放区位调整后发优势为中心,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展思路,继续将降成本作为生产经营的重中之重,持续深入推进独立市场单元变革,强化业绩考核,持续降本增效,不断提高公司盈利水平和竞争实力。南钢股份2023年的生产经营主要目标为钢材产量1060万吨,实现营收753亿元,钢铁主业新增固定资产投资概算39.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支出35.80亿元,环保设施同步运行率达到100%等。其中,新增的39.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概算,将聚焦品种质量、智能制造、数字转型、绿色发展等方面开展项目建设。 以钢管为主业的上市钢企对2023年市场需求有着较强的信心。常宝股份在年报中预测称,根据目前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及国家能源安全战略,预计国内外油气开采用管均将保持相对平稳刚性需求。同时,2022年国家发改委提出2022年—2023年两年火电将新开工1.65亿千瓦,欧洲市场也重启煤电需求,预计2023年电站锅炉管需求将保持旺盛的状态。常宝股份表示,将全面参与全球分工,坚定实施“高质量、专精特新”的经营定位,按照100万吨的规模体系运行,以品牌营销、技术进步、精益改善为抓手,着力打造中小口径特种专用管材细分市场的头部企业和领先企业。武进不锈制订了“2023年较2022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提高30%,净利润提高50%”的发展目标,并提出将积极实施“三个并举”发展战略:一是应用与开拓并举,即在巩固石油化工、电站锅炉用不锈钢管细分行业的同时,开拓核电、煤液化等应用细分行业;二是内外市场并举,即在夯实国内市场基础的同时,向中东、南美等国际市场拓展;三是常规与高端并举,即在强化普通材料、中口径等常规不锈钢管经营的同时,加大特种材料、大口径、厚壁等多规格高端不锈钢管的经营力度,提升进口替代水平。 生产原料类产品的上市钢企均强调精准研判市场,扩大自身产业规模。钒钛股份2022年年报预测,在钢铁领域,按照国内10亿吨粗钢规模计算,预计到2025年钢铁领域对钒产品需求仍有1万吨增长空间。即使粗钢总量下降10%,提质增量部分预计也可保持现有钒需求。在非钢领域,全钒液流电池及航空工业对钒的需求将出现较大增长,非钢用钒前景可期。为此,其将全量消化区域资源,继续加强与西南周边地区资源的合资合作,与相关企业深度合作生产钒产品,保持业内产量领先,巩固钒在钢铁领域的应用,同时加快高纯五氧化二钒、电解液、精细化工等项目的产业化进程,拓展非钢领域应用。河钢资源的利润贡献主要来自磁铁矿、铜产品及蛭石。河钢资源在年报中预测称,2023年,全球钢铁行业需求预计将继续增长,尤其是亚洲和新兴市场的需求将更为强劲。铜产品价格仍将受到各种因素的驱动,美联储加息进程也将步入尾声,有望支持价格反弹,但在中美经济周期错位的背景下,价格难以走出单边行情,预计 2023 年铜价较为乐观。为此,河钢资源表示,“将着眼全球市场,把握时机,实现并购,扩大公司产业发展规模,增强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积极研判大宗商品价格走势,抢抓市场机遇,提升各板块盈利水平”。同时,河钢资源还将成立专班,全力以赴推进铜二期项目建设。 网址:www.ccfangm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