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记者 吕林 报道实习记者 朱亚明 摄影 6月13日,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贸促会冶金行业分会主办的钢铁行业低碳工作推进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2023年年会暨钢铁工业绿色低碳技术交流会在上海隆重召开。会议以“绿色钢铁、低碳未来”为主题,旨在阶段性总结行业低碳工作,研讨部署低碳发展工作计划,进一步交流、探讨钢铁行业低碳技术,推进钢铁企业节能降碳改造,推动中国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图为会议现场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执行会长何文波到会讲话,中国工程院院士、低碳工作推进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毛新平做工作报告,钢协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兼秘书长姜维主持会议。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马毅,陕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韦武强,山西晋南钢铁集团总裁张天福,敬业集团副总经理余慧、张觉灵,东北大学副校长王强,河钢集团张宣科技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宏斌,建龙集团能源环保总监芮义斌,青岛特钢副总经理王海波,欧冶云商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赵昌旭,中冶赛迪股份公司总经理胡芝春,以及钢协副秘书长苏长永,副总工程师黄导,专务理事兼科技环保部主任张永杰,副秘书长、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院长张龙强,副秘书长、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范铁军,中国金属学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高怀等领导出席会议。图为何文波 何文波在讲话中首先对委员会的各位委员和工作组的辛勤工作和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表示感谢,并就行业各项重点工作与绿色低碳主题的关系与大家分享了他的看法。何文波指出:钢铁业的任务是转型升级,绿色低碳是转型的方向,但绿色低碳不是行业的某一项重要工作,而是覆盖全领域、贯穿全过程的系统工程。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做好经济工作,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和解决问题。其实,绿色低碳的主导性,不仅对钢铁业内是这样的,而且与整体经济社会都有关系。钢铁业走向碳中和的过程,不仅是钢铁业自身的转型,也是一项社会工程。 何文波从三大钢铁改造工程和两大产业发展计划的角度具体阐述了这一观点。他指出,无论是产能置换,还是超低排放、极致能效,这三大钢铁改造工程都涵盖低碳绿色的主题。在低碳工作24字工作方针中,“抓基础、谋突破”是前六个字,相对谋突破而言,抓极致能效就是抓基础。关于基础工作,何文波提出了“两个所有”——所有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行为和成效都会导向节约资源和节约能源的结果,所有节约资源和节约能源的行动和成效都会导向低碳的结果。正在推进的“极致能效”工程是能够直接产生碳减排效果而且工作成效可预测的基础性工作。数据治理又是“极致能效”工程的基础工作。在极致能效工作任务中,包括三清单、两标和一系统,这个系统就是极致能效的数据系统。事实上,基础工作好的企业,在同样的工艺技术条件下,能效会更高、排放会更少。何文波进一步辨析了抓基础和谋突破的关系:“谋突破是少数人的事,抓基础是所有人的事。谋突破的实现路径是不确定的,而抓基础的路就在你脚下。”对于两大产业发展计划中的绿色低碳主题,何文波表示,随着全球钢铁业对绿色低碳发展方向的认识和理解越来越深入,仅仅研究资源总量问题已经远远不够。现在各方正在筹划基石计划升级版,或者称之为基石计划2.0,主要研究和部署的是未来资源(主要是铁资源)在品种和形态上如何适应钢铁流程低碳化变革趋势。他谈到,下游有很多领域,都需要上下游协同来解决绿色转型问题,无论是制造业还是建筑业,无论是造汽车还是盖房子,都有一个绿色低碳导向问题,对钢铁业而言,既是约束,又是机会,为此钢铁协会提出并推进了钢铁材料拓展应用计划。何文波强调:“钢铁产业进入下游,也要绿色驱动,要对产业链升级有贡献,要对下游技术进步有贡献,要对下游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有贡献。” 最后,何文波谈到了对铁资源变化趋势的认识。他指出,钢铁发展初期,是钢铁的蓄积,是通过钢铁的流动、铁资源的空间转移而实现的铁资源蓄积。铁资源的流动是从地下到地上的流动、从国外向国内的流动、从南半球向北半球的流动。钢铁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特别是在像中国这样的钢铁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将不再以三个流动为主,主要表现为钢铁的循环,或称铁资源的循环——制造领域是铁资源的短周期循环,建筑领域是铁资源的长周期循环。“到那时,二次资源和再生资源将成为中国钢铁工业铁资源的主要来源。到那时,中国也将成为世界上铁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何文波展望道,“这个前景是可预测的,也是必然的,这也是绿色转型我们可以期待的结果。”图为毛新平 毛新平代表委员会做《钢铁行业低碳工作推进委员会2022年工作报告》,报告对委员会2022年以来所做的“广泛征集低碳技术,研究形成世界前沿低碳共性技术开发支持计划”等八方面工作进行了总结,对委员会今后“完善低碳工作顶层设计”等十一项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他表示,2022年对钢铁行业来说,是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提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目标。钢铁行业强化顶层设计,做实谋篇布局,发布了双碳愿景和低碳技术路线图,为稳步推进双碳目标提供了重要遵循。龙头企业加快低碳转型步伐,行业涌现出氢基竖炉、富氢碳循环高炉、氢基流化床直接还原等一系列重大低碳技术创新和示范应用案例。这一年,在各委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钢铁行业低碳工作推进委员会围绕低碳发展、低碳技术和低碳标准三个方面,稳妥推动低碳技术创新和低碳数据平台建设,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低碳发展,提升了行业低碳发展水平。图为姜维 姜维在主持时表示,钢铁行业低碳工作推进委员会自2021年4月成立以来,两年多来在各组长单位、各位委员的支持和帮助下,大家群策群力,既有分工又有协作,为行业低碳发展发挥了统筹、组织和协调的作用,得到了部委、企业、上下游的认可。当前,随着绿色贸易体系的建立、完善和实施,钢铁行业低碳转型的时间紧迫性越来越大,相关的工作任务越来越重,比如低碳钢标准编制即将进入攻坚期,EPD平台建设需要进一步提高质量和平台影响力,低碳技术研发在行业经营形势严峻的今天,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等等。希望各位委员继续发挥集体智慧,群策群力,积极参与,为行业低碳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一是充分发挥使命和担当精神;二是加强统筹合作,实现共性技术重点突破;三是聚焦数字化、标准化、规范化完善碳数据治理体系。图为芮义斌 为进一步提升委员会工作,汇聚钢铁行业低碳发展力量,根据前期申请,今年又有一批单位和专家申请加入委员会。委员会执行委员会芮义斌宣读了《钢铁行业低碳工作推进委员会调整委员单位及专家委员情况的议案》,新增中冶赛迪集团有限公司为技术组组长单位,新增冶金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等9家委员单位,并进行了委员名单的替换与新增——中国金属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田志凌接替任专家委员会执行委员,新增陕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韦武强等3人任专家委员会执行委员,首钢集团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王伟等5人接替任专家委员会委员,新增冶金工业出版社苏步新等43人为专家委员会委员。会议审议通过了调整议案。图为授牌仪式 会议举行了“低碳技术研究基地”授牌仪式,胡芝春代表低碳技术组长单位中冶赛迪集团有限公司上台接牌。何文波授予中冶赛迪“低碳技术研究基地”,并希望中冶赛迪能够继续发挥自身技术优势,作为技术组组长单位为钢铁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图为韦武强 会议对两年来在委员会相关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委员会执行委员韦武强宣读了表彰决定。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和欧冶云商股份有限公司获得先进单位称号,毛新平为获奖单位代表颁发荣誉证书。北京科技大学朱荣,东北大学储满生,中国宝武钢铁集团刘颖昊,中国钢研科技集团郦秀萍、上官方钦、王海风,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李冰、冯帆,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陈剑获得先进个人称号;马毅为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图为“先进单位”钢研集团、欧冶云商颁奖仪式图为“先进个人”颁奖仪式图为王宏斌 河钢集团作为国内知名的大型钢铁企业,近年来在低碳领域、氢冶金发展方面走在了行业前列。会上,王宏斌做《 “氢”启未来,低碳变革 河钢集团120万吨氢冶金工程示范(HYMEX™️) 创新实践》的特邀报告,介绍了该工程的开发过程、主体工程建设、工艺流程以及河钢氢冶金创新发展情况。2022年12月16日,河钢集团张宣科技120万吨氢冶金示范工程一期全线贯通,该工程是全球首例富氢气体(焦炉煤气)零重整竖炉直接还原氢冶金规模化生产的示范工程,标志着我国钢铁行业由传统“碳冶金”向新型“氢冶金”的转变迈出颠覆性、示范性、关键性步伐,将进一步引领传统钢铁冶金工艺变革,全面开启绿色、低碳发展新纪元。图为郦秀萍图为朱荣图为张龙强 为了推动钢铁行业低碳工作研究工作落到实处,低碳工作推进委员会下设低碳发展研究、低碳技术研究和低碳标准研究3个工作组,过去一年里,3个工作组在各组长单位和成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专家委员的密切配合下,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有力推动了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绿色化智能化中心副主任郦秀萍代表低碳发展研究工作组、北京科技大学朱荣教授代表低碳技术研究工作组、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院长张龙强代表低碳标准研究工作组,向与会代表汇报了各工作组成果。图为程远明 去年5月19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和中国宝武共同发起并组织建设的钢铁行业EPD平台正式上线。钢铁行业EPD平台上线一年以来,受到了钢铁及产业链企业的大力支持,充分体现了中国钢铁行业践行低碳发展理念,致力可持续发展转型的责任担当。会上,钢铁行业EPD平台秘书处主任程远明做《钢铁行业EPD平台进展情况报告》,分享了平台上线以来所取得的成绩和下一步要加强的内容,更坚定了做大做强钢铁行业EPD平台的信心。图为钢铁行业EPD平台签约仪式 随后,会议进行了钢铁行业EPD平台签约仪式。宝钢股份、鞍钢股份、首钢股份、中信泰富特钢、包头钢铁、山西晋钢智造科技实业、盐城市联鑫钢铁、安徽皖宝矿业,宝武清洁能源、宝钢金属、太钢矿业、中南钢铁、马钢股份、新余钢铁等14家单位的代表,与钢铁行业EPD平台秘书处、欧冶云商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赵昌旭上台签约。图为王维勤 当天,钢铁冶炼用熔剂矿产品PCR首发上线。会上,钢铁冶炼用熔剂矿产品PCR起草小组召集人安徽皖宝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维勤分享了钢铁冶炼用熔剂矿产品PCR的开发过程。图为张永杰主持下午的技术交流会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根本的解决途径在于低碳技术进步,核心是技术创新、技术突破和技术推广。当天下午,会议专门举行了钢铁工业绿色低碳技术交流会,会议由张永杰主持。来自国内外相关企业和机构的代表围绕低碳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应对“碳关税”的实操注意事项、低碳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等热点问题展开了交流。 技术交流会上,中冶赛迪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胡芝春做《钢铁绿色公共服务平台》的报告,河钢集团战略研究院首席研究员、低碳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田京雷做《河钢碳中和数字化平台技术研究与进展》的报告,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吴必轩做《欧盟“碳关税”给钢铁行业带来的实操性问题》的报告,必和必拓技术合作经理刘新亮做《携手合作 共促钢铁行业低碳发展》的报告,山西晋南钢铁集团总裁张天福做《“钢—焦—化—氢”绿色低碳创新产业发展实践》的报告,力拓贸易(上海)有限公司铁矿技术营销和研发全球高级技术总监宋阳升做《引航低碳,共铸辉煌》的报告,中冶京诚嘉宇公司总经理姜德旺做《钢铁企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技术路径》的报告,西马克集团保尔沃特公司高级技术专家Fernand Didelon做《EASyMelt 下一代高炉》的报告,达涅利冶金设备(中国)有限公司直接还原铁(氢冶金)业务负责人赵水生、达涅利冶金设备(中国)有限公司电炉事业部负责人侯志强做《引领行业向可持续钢铁生产转型》的报告,FMG集团金属技术研发部高级技术工程师梵德赛做《奔向净零,FMG的脱碳之旅》的报告,中国五矿集团首席科学家、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叶恒棣做《钢铁流程低成本碳捕集及转化循环利用思路》的报告,中琉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陈淡祥做《NSAD高炉煤气干法选择性吸附脱硫理论研究成果与工程实践融合》的报告。图为胡芝春图为田京雷图为吴必轩图为刘新亮图为张天福图为宋阳升图为姜德旺图为Fernand Didelon图为赵水生图为侯志强图为梵德赛图为叶恒棣图为陈淡祥 低碳工作推进委员会各成员单位代表、专家委员会委员,以及低碳相关领域代表共300余人参加了会议。 与会嘉宾图为马毅图为张天福图为余慧图为张觉灵图为王强图为王海波图为赵昌旭图为胡芝春图为苏长永图为黄导图为范铁军图为高怀 交流花絮图为代表们会前交流 网址:www.ccfangming.com